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化工仪器网

4006306902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知识库】药物表征问与答

【知识库】药物表征问与答

更新时间:2023-12-29       点击次数:953

本文我们整理了本次会议产生的关于马尔文帕纳科明星产品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和Empyrean 锐影X射线衍射仪的相关FAQ,以期帮助您优化仪器使用和方法开发工作。


Mastersizer 3000粒度仪

相关FAQ

如何处理粉碎后粒度小、吸附性很强的样品?在测定这样的样品时,经常出现鼓包,即使压力调到很大也效果不太好,怎样改善?

干法需要增大气流压力分散小颗粒;湿法可以用超声干预提高分散效果,选择合适的分散能量和时间。如果干法出现大于几百微米的鼓包,颗粒本身没有的,可能是空气涡流峰,可以通过1)延长背景测量时间,等待气流温度差异逐渐消失;2)降低分散气压,但存在样品分散不彻di的风险;3)通过“细粉模式"分析数据等减少其影响。


文丘里管用什么溶剂清洗?如何清洗?

文丘里管尽量不要用液体洗,拆开用棉签擦去即可。


如何判定样品的遮光度?

做浓度滴定测试,遮光度合理范围内,不同加样量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如何确定遮光度合理范围?

如果样品颗粒比较小,遮光度范围小一些比较好, ~5- 10% 足够达到合适的信噪比 ;如果颗粒比较大,遮光度可以到 5%~15%;如果样品分布很宽, 15-20% 有利于取样代表性。


样品有静电导致进样不好,如何处理静电?

控制样品含水量,摸索合适的进样速度和气压。尝试用小体积托盘进样。


同一批样品,相同参数,分别使用Mastersizer 2000和3000干法测试,数据会有多大差异?

MS3000的干法文丘里分散管分可切换的标准型文丘里管和高能型文丘里管,而MS2000 干法分散系统仅有一根文丘里分散管。制药行业样品种类较多,粉体颗粒的属性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结晶形成的棒状、片状颗粒较脆弱,很容易在气流分散的过程中被破碎,而微粉化后的样品团聚严重,需要更高的分散能量来实现良好分散。MS3000提供温和型的标准文丘里管和分散能量更高的高能型文丘里分散管来分别适用于易碎的样品和易团聚的样品,为不同属性的粉体颗粒提供不同的分散解决方案。而MS2000仅有一根长管道设计的文丘里管,易碎颗粒随气流在长管道的分散管中运动时,常会与管壁发生长时间碰撞而被打碎,对于这类样品,使用MS3000的普通文丘里管可避免颗粒破碎的情况;而MS3000的高能型文丘里管具有与MS2000文丘里管相似的结构设计和分散机制,对于团聚严重的粉体,这两者具有可比的分散能力。


PSD准确度如何验证?

一般用标准品检验,方法验证等,显微镜观测颗粒大小的分析是必要的佐证准确度的方法。


样品一般检测出来d90是200um,有时会突然出现1000um,2000um,这时图谱右侧有一个大峰,有时候这个大峰只有一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不是来自样本真实颗粒,湿法可能是气泡,干法可能是空气涡流峰造成的。涡流峰出现有一定偶然性。可尝试通过预处理分散剂或延长平衡时间等解决,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细粉模式。


为什么用细粉模式的结果会比不用细粉模式大?

细粉模式偏大一般是样品中本身有超过600um的大颗粒存在,信号采集因为检测器信号裁剪造成的计算误差,需要重新考察样品本身大小及分散稳定性。


湿法SOP方法开始后做空白测量,如果看到背景不好,可以中途暂停吗?

加样前可以暂停,反复清洗体系,直到空白背景测试满足要求。QC部门需要按照体系标准操作。


干法测定过程中,做压力滴定,数据各不相同。较大结果是团聚,还是较小结果是颗粒被破坏,这个该怎么判断?

结合显微镜观测样品本身颗粒大小,判断颗粒是否团聚还是破碎;如果干法测试条件不满足,建议更换湿法。


粉末样品,带静电。显微镜下为细棒状,粒度不均一。测PSD,选用3000干法,标准文丘里管,压力2bar,进样速度60%,D90为90微米左右。压力4bar时,其他参数一致,D90为80微米左右。换成高能管,4bar,其他参数一样,D90为35微米左右。这几个图谱基本都呈相对正态分布,该如果确定哪个是真实测得的粒径结果呢?

结合显微镜观测样品本身颗粒大小,判断颗粒是团聚还是破碎;主要还是要确认不同分散条件下团聚和破碎的平衡。如果干法测试条件不满足,建议更换湿法。



Empyrean锐影衍射仪

相关FAQ

不同品牌的XRD,如果光源和狭缝等仪器参数一样,出来的图谱是否一样?如何证明数据的互通性?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首先是角度的准确性,对于粉末晶体衍射XRPD,只要实验条件合理,角度的差距应该在0. 02度以内。其次是强度,由于不同厂家仪器设计的不同,则没有可比性。只能说在合理的实验条件下(光斑小于样品、满足布拉格不伦塔诺几何)各个衍射峰之间的强度比例固定。


晶型测试中,样品放置吸潮一小时然后进行检测,出现了一个原样品没有的峰位,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可能性比较多,如果排查之前测试样本没有问题,可能吸潮后发生晶形转变,需要用其他检测手段验证一下,比如DSC,IR,拉曼等。


如何判定样品的折射率?

查网络,文献,确保跟上下游用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