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是一种基于X射线荧光效应的高精度元素分析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受激发后产生的特征X射线荧光,实现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能X射线轰击样品,使原子内层电子被击出形成空穴,外层电子跃迁填补时释放出特定能量的X射线荧光,该荧光的能量或波长与元素种类一一对应,强度则反映元素含量。
一、X射线源(激发源)
用于产生高能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原子发射特征X射线荧光。
X射线管(最常见):
由阴极(灯丝)和阳极(靶材)构成。
常用靶材:Rh(铑)、Ag(银)、Mo(钼)、Cr(铬)等,不同靶材适用于不同元素的激发。
工作电压通常为20–60 kV,电流为几十毫安。
放射性同位素源(较少见,多用于便携式设备):
如55Fe、109Cd等,无需电源,适合现场检测。
二、样品室
用于放置待测样品,确保测量环境稳定。
样品形态适应性强:可测固体、粉末、液体、薄膜等。
配备自动进样器(高d型号),实现批量样品连续测试。
密封设计,部分仪器可抽真空或充惰性气体(如氦气),以减少空气对低能X射线(轻元素)的吸收。
三、X射线聚焦与滤光系统(主要在EDXRF中)
初级滤光片组:
位于X射线管与样品之间,用于调节入射X射线的能谱,减少背景干扰,提高信噪比。
可自动切换不同材质和厚度的滤光片(如Al、Cu、Ti等)。
准直器:
控制X射线束的大小和方向,提高空间分辨率(尤其在微区XRF中)。
聚焦光学元件(如全反射、多层膜聚焦镜):
用于聚焦X射线,提升灵敏度,常见于高d或微区XRF系统。
四、X射线探测器
接收样品发出的特征X射线荧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1.能量色散型XRF(EDXRF)使用:
半导体探测器:
Si(Li)探测器:需液氮冷却,分辨率高,已逐渐被取代。
SDD探测器(硅漂移探测器,Silicon Drift Detector):
当前主流,具有高分辨率、高计数率、可在Peltier制冷下工作。
能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荧光X射线。
2.波长色散型XRF(WDXRF)使用:
分光晶体+检测器:
利用不同晶面间距的分析晶体(如LiF、Ge、PET、TAP等)对荧光X射线进行衍射分光。
通过θ-2θ扫描机制,按波长分离不同元素的特征线。
检测器常用正比计数器或闪烁计数器。
五、信号处理系统
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和数字化。
前置放大器:靠近探测器,减少噪声。
主放大器:进一步放大并整形脉冲信号。
多道分析器(MCA,Multi-Channel Analyzer):
将脉冲信号按能量高低分类,形成能谱图(EDXRF)或记录特定波长强度(WDXRF)。
六、测角机构与扫描控制系统(仅WDXRF)
用于精确控制样品、分光晶体和探测器之间的几何角度(遵循布拉格定律:nλ=2d sinθ)。
电机驱动,实现θ-2θ联动扫描,定位特定元素的特征波长。
七、真空/气氛控制系统
对于轻元素(如Na、Mg、Al、Si、P、S等),其特征X射线能量低,易被空气吸收。
系统可选择:
抽真空
充入惰性气体(如He或N₂)以提高轻元素的检测灵敏度。
八、计算机与软件系统(智能核心)
数据采集与控制软件:
控制仪器各部件运行,设置测量参数(电压、电流、时间、滤光片等)。
谱图处理与元素识别:
自动峰识别、背景扣除、重叠峰解卷积。
定量分析算法:
基本参数法(FP法)、经验系数法、标准曲线法等,实现无标样或有标样定量。
数据库与报告生成:
存储标准谱库、样品信息,生成分析报告,支持GLP/GMP合规性。
九、辅助系统
冷却系统:
X射线管需水冷或风冷散热;SDD探测器采用Peltier制冷。
安全防护装置:
铅屏蔽、联锁开关、辐射报警器,确保操作安全。
自动校准功能:
使用内置参考样品定期校准仪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