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技术的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仪器通过激光照射含有纳米颗粒的样品池,颗粒散射的光被显微镜捕捉并由相机记录,形成颗粒运动的视频。专用软件逐帧分析视频,自动识别并跟踪每个颗粒的移动路径,计算其扩散系数,再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推算粒径。其核心光学系统包含激光散射视频显微镜和高灵敏度CMOS传感器,支持10-2000nm粒径检测范围,具备荧光检测功能,可支持430/565/650nm多波长检测,能识别荧光标记颗粒,还集成共定位分析功能。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的使用对环境有严格要求,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仪器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以下是其主要环境要求:
一、温度与湿度控制
温度要求
范围:通常需保持在20–25℃(部分仪器可适应更宽范围,如15–30℃)。
稳定性:短时间内波动应小于±1℃,避免因热胀冷缩导致流体折射率变化或样品性质改变。
原因:温度波动可能影响激光散射角度、流体黏度及布朗运动速率,导致粒径计算误差14。
湿度要求
范围:建议湿度控制在30%-70%RH(相对湿度)。
高湿度风险:可能导致光学元件结露、样品吸湿团聚或微生物污染;低湿度则可能引起静电干扰35。
二、洁净度要求
无尘环境
颗粒污染控制:实验室需达到ISO 5级及以上(相当于每立方米≤3,520个≥0.5μm的颗粒),避免外部颗粒干扰测量14。
清洁措施:定期使用无尘布和专用溶剂清洁仪器表面、样品池及流动池,防止残留颗粒影响结果35。
防震与防振动
振动源隔离:仪器需放置在稳定台面上,远离大型设备(如离心机、空压机)或交通区域,避免振动导致光路偏移或布朗运动轨迹异常24。
地基要求:部分高精度仪器需配备隔振垫或防震台,减少环境振动干扰5。
三、光照与电磁干扰
光照条件
避光操作:避免强光直射仪器,尤其是激光光源附近,防止杂散光干扰散射信号24。
背景光控制:实验室灯光需柔和且均匀,避免在样品中产生阴影或反射眩光。
电磁兼容性
远离电磁设备:需远离高频发射源(如微波炉、手机基站)或强磁场设备,防止电磁干扰影响电子元件或数据采集35。
接地保护:仪器需可靠接地,避免静电积累或电压波动导致故障。
